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
鯨魚的資料
鯨魚為哺乳類,必須以肺呼吸並且必須到水面上進行氣體交換。因此在以前,鯨魚在呼吸或噴氣時,桅頂的瞭望人便喊著“她在那兒噴氣”。早期捕鯨人認為鯨魚在噴水,實際上那是鯨魚吐氣時噴出的蒸氣。在強而有力的呼氣後接著吸氣,然後是短暫的停頓,才又再循環,常常一分鐘呼吸 5 或 6 次,直到鯨魚潛入海中。 鯨豚的呼吸系統相當特殊,有許多不尋常的地方。為避免海水進入呼吸道,鯨類的鼻孔在潛水時會閉上,其鼻道是複雜的旋繞狀,其呼吸道最上端的咽部則是延伸至鼻腔,而非開口於喉部。鯨的肺並不比大多數的陸地哺乳動物大,令人訝異的是,最會潛水的鯨反而有較小的肺。鯨類為了增加身體儲備氧氣的量,並非藉由擴大其肺部的容積,而是改變其循環系統與肌肉的化學成分。其血液佔體重的 10~15 %,人類則只有 7 %左右,更重要的是其血液中負責運送氧氣的紅血球比較多,血紅素的濃度亦高出陸生哺乳動物許多。 噴氣是由排出的氣體和冷凝的水氣組成的,也包含有從氣囊內皮跑出的細小油滴形成的乳劑,由氣管腺體分泌的黏液,以及肺釋出的表面劑(Surfactant)。表面劑是一種脂肪蛋白的混合物,能減少肺泡的表面張力,幫助肺的換氣。噴氣的確會形成多脂的薄膜,聞起來像是死壞的魚和污油的混合氣味。一則舊聖經文句說鯨魚的呼氣如此難聞,會造成腦部的疾病。噴氣依氣候季節的不同,鯨魚種類大小的不同而有相同的型態特徵。一個熟練的船長在好天氣時能夠判斷出他們捕捉的獵物。在冷天時,噴氣更為白而易見,遇強風時會被吹散。抹香鯨、藍鯨和長鬚鯨的噴氣最高( 可達 5~8 公尺),次之( 2~3 公尺)為露脊鯨、長須鯨、灰鯨和大翅鯨,較低(1公尺)的是瓶鼻鯨和小須鯨。小型齒鯨的噴氣很難覺察或僅一瞬間而已。露脊鯨的噴氣為一對,抹香鯨則為單一向前的噴氣,藍鯨、長鬚鯨、鯨的噴氣為單一而高。噴氣的頻率視鯨魚在做什麼而定。噴氣行為沒有妨礙時,大型的鯨魚通常會每分鐘做一次或多次有規模的呼吸,然後會潛水一段時間,一旦露出水面就會開始呼吸以除去乳酸和二氧化碳,同時肌肉中的肌球蛋白開始儲存氧氣,另外靜脈血可能也得到更多的氧氣以備下一次的潛水之用。 有經驗的捕鯨人認為鯨魚在潛水前必須做許多次的噴水,如果遭到妨礙時,會閃開以調節所需的空氣。所以在鯨魚還沒有完成呼吸之前,無法做較長的潛水,是比較容易追捕的。有一些關於鯨魚的記載,尤其是抹香鯨,會攻擊捕鯨人且憤怒的打破船隻,可能是因為在牠們換氣時被妨礙了 。浮力控制 大部分鯨游泳時,有少許負的浮力,當潛得越深時,動物因肺被壓縮而使密度變大。在許多潛水不深的種類中,並無很大的重要性,但對瓶鼻鯨和抹香鯨而言,牠們潛水很深,這種現象是很重要的。 抹香鯨最明顯的特徵是牠巨大而少有的方形頭部,這是卡通中典型的鯨描述,而其內部組織是集合的,鯨油器官,內涵大量的油,期組成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鯨油不同,一隻30噸重的抹香鯨,可能含有2.5噸重的spermaceti,在溫度高於30℃時,這些油會變為澄清的麥黃色液體,但在低於此溫度時,就會變的霧狀,甚至凝固,這種器官是抹香鯨很大的成分。而實際上,在其他潛水較深的鯨,亦有相似但較簡單的器官存在,故推測這種器官有很重要的功能。然而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,對其功能已經爭辯了數年,而且至今尚未達成共識。 有名的生物學家Malcolm Clarke,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,牠認為鯨油可作為浮力調節器,因為潛入海底時,溫度變冷,當鯨在越深處,溫度變冷。而因spermaceti變冷時會改變其物理狀態,即收縮而密度增高。更進一步,其密度會隨下降增大,此時浮力會降低。因為鯨油的量很大,故溫度只有少許差異時,就可以產生足夠的密度改變,而調節潛水時的浮力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1 則留言:
沫鯨香很醜
張貼留言